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科专业

小学教育

首页 > 正文

名师展风采 师生共成长 ——《绵阳市小学特级教师教学特色研究》(第四季)之三

发布者:  时间:2022-04-01 10:37:19  浏览:

2022年3月31日,星期四,为提升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特色研究能力,我校及专业课程的老师特意邀请了四川省骨干教师何稚萍老师为学生分享关于她在小学英语方面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何老师在两次课堂教学中,主要分享了“我的快乐与成长”、“让学习可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校园文化”三大板块的内容。

何稚萍,“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绵阳市骨干教师培训专家”“省级国培专家”“省级英语教育资源专家库成员”“绵阳市科学教育研究所英语教研员”。多次受邀参与英语研讨活动的相关专题讲座以及英语教师培训会:2020年绵阳市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实践”主题研讨会、巴中市恩阳区2020年“国培”青年教师助力培训2020年绵阳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等。在数字化教育与未来大讲堂•小学英语(绵阳专场)中也进行了专业讲授。

何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教研员,她的教学思想是极具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她的教学行为更是充分表达了她的教学思想。

看书,静心——我的快乐与成长。何老师成长在一个地质家庭,父亲是一名地质队专员,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于是何老师一头扎进书海,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何老师将阅读作为一种追求方式,一种生活乐趣,一种幸福境界。她在阅读中静下心来,看未来、看得失,不断汲取养分,丰富自我,并总结出了在批评中学习、挑战中前行的成长心态。

让学习可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何稚萍老师在她多年的教育经验下,主张教师通过学习任务来看见学生的学习行为。要让学习可见,首先要了解教育是什么,何老师对此进行了以下阐述。首先,教育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任务,是在人际关系中进行的事业,是对学生自由的天性的一种约束。其次教育还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不是技术性的制作活动;然后何老师就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英语学科的素养说明育人和从教材到实施课程的重要性。在这个当中还强调了教师思维的蜕变,要做一个会实践和改变的变革者。在自律动力模式中,何老师指出了学生个人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她着重提出:学生的主动学习不是自发的,而是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精心设计,学生在教师引导和成长中形成自我意识,逐步学会个人学习,自觉运用一系列的标准或指标来监测自己的学习情况。让学习可见,需要让任务明确可见。以英语为例,何老师说就是要让学生看到英语学习任务是否喜欢做;在做任务中,学生是否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有信心,还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提问和提取信息(know it,remember it and use it)。让学习可见,还应要让学习计划和成功可见,让反馈出来的语言有效,让学生学会评价和教师评语有效。还要有随时可见的帮助活动,即重视团队的合作,这里的合作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形成适合的“学习俱乐部”。在这一板块的最后,何老师还分享了瓦纳格《为孩子重塑教育》中的观点和一句话:A teacher is one who makes himself progressively unnecessary。

何老师谈到关于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铸就校园文化之魂——办学思想。通过构建价值体系推动学校教育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价值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举办不同主题的活动等形式来渗透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去关注课程的可操作性和践行课程的整体观,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办学理念。何老师也分享了她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同办学理念对于孩子性格、学习发展成长是有差异的。良好而积极的氛围有助于把学校建成一个高品质的组织。家校共建凝聚力的校园文化会帮助师生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者是校园管理、校风建设、净化校园环境。在这之中何老师谈到教师团队培训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团队培训要着眼于整个学校文化学习建设中,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融入团队学习。因此,对于即将走上讲台的我们,更要学会主动融入教师团队,通过自身努力和团队合作不断推动自身教师专业发展。

处处留皆学问,肯学终为。我校学子通过参与本次学习活动,近距离接触到名师,触摸到绵阳基础教育的真实脉络,也被何老师的魅力风采和其对英语教学研究的激情与执着深深感染。最后,愿所有人带着满满“收获”和“幸福感”,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图文: 2019级8班王梦婷曾莉雲审核: 钟贤权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