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近日,国家奖学金的评选结果揭晓,一批励志奋进的学生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为弘扬他们艰苦卓绝,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激励正在努力攀升的绵师学子,对教育科学学院以下几位获得本年度国家奖学金的同学进行了深入采访。
个人简介
罗碟,女,共青团员,202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获得2022-2023年国家奖学金,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心理辅导课创新展示会特等奖,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



记者:为了使自己达到国家奖学金的标准、获得这个奖项,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罗碟:国奖是一个很综合性的一个荣誉,对于各方面发展都很注重。在学习上:督促自己认真学习,保持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积极参与专业竞赛方面的活动;社会实践上: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逐梦计划”等,将理论付诸实践。去结交不同年龄阶段的朋友,学习他们身上的闪点;竞赛上:多参加,多学习,多尝试。积极参加专业竞赛、创新创业、挑战杯、互联网+以及专业方面等竞赛;在工作上:拥有三年的学生干部的经历。从大一进入社会实践部及校上的宣讲团,从干事到部长,再到副团长,不断学习、不断去提升自己,收获更多能力;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规划,学会去调节自己的心态。
记者:你觉得国奖对于你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罗碟: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份荣誉,给了我更多前进的动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气。于我而言,国奖是一份殊荣,是来自大家的认可,是对我过去三年时光最好的嘉奖。我想最大的意义是:这份荣誉肯定了我过往所走的每一步,我的每一次付出,也肯定了我的前行方向以及争做一颗敢拼、敢闯、敢钻的“螺丝钉”的目标!
记者: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罗碟:在心理学的路上去“探索自己的更多面”!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坚定的走在心理学的道路上;做一个有想法的人,不为自己设限;做一个稳重的人,给自己更多的机会。我们都会有一个真真切切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常会遇见很多的变化,那就在变化中探索自己!不断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潜能以及更多面。
记者:在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身边人影响,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更加优秀,你是否也有相关的经历?
罗碟:有这样的经历。进入社会实践部后,看到了很多可以作为榜样的教科院的师兄师姐们,不断的向他们学习优秀之处,汲取力量;从班级同学的身上也受益很多,每个人都有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值得我们欣赏的闪光点,凝聚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老师也是影响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过往的大学生活中,我感受到太多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我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对于专业的严谨和热爱,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温暖与关心!
个人简介
李志伟,男,中共预备党员,2021级8班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位列专业第一,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荣誉90余项;曾任院学生分会轮值主席、班级学习委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四川累计690小时。

记者:社会实践方面,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
李志伟:每一个阶段对我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印象最为深刻、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近一年的社会实践经历,我非常幸运能够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荣幸能够成为团队的负责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压力,作为团队负责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把团队带领好、建设好、传承好,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遇到过很多困难,遭受过很多挫折,也曾想过放弃。但在大家的互相鼓励之下,很幸运一路走到了现在,并且成功申报了团中央主办的10余项国家级志愿服务项目,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藏着团队成员们的努力,他们才是我们团队的核心和支柱。
记者:成功的经历,对成长有什么影响?
李志伟:在三年的求学过程当中,我非常感恩能够成为一名学生干部,这对我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三年的学生干部经历,极大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办事效率能力等,和大一刚进校时相比,现在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愈发成熟、心态愈发稳定,这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记者: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李志伟:大学是积累成长经验的宝贵黄金时期,也是代价最小的时期。首先,我认为一定要勇于尝试,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这是积累经验的关键环节。其次,我认为一定要相信自己,遇到问题或难题时,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良好的心态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最后,我认为一定要努力拼搏,正所谓越努力越幸运,我们要享受努力的过程,请相信,努力和成绩大多数情况下是成正比的。
记者:通过什么方式放松,有什么兴趣爱好?
李志伟:我比较喜欢体育锻炼,尤其是打篮球,我认为培养一个体育爱好很重要。对我来说,每当我迷茫时,我会通过运动去释放我的压力。运动也可以强身健体,健康的体魄对于个人的学习而言至关重要。
个人简介
柳杉杉,女,中共预备党员, 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曾任班级学习委员、一站式学生公寓管理层长、校自强社干事、教育科学学院2022级5班助理班主任。连续三年学习成绩及综合测评排名第一,曾获2023年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暨学前教育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一等奖、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新华文轩未来园丁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五次、国家级善行100爱心包裹志愿者、市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2次、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累计获奖49项,志愿时长400余小时。



记者:你是怎么安排每天的学习和作息时间,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的呢?
柳杉杉:大学三年来,我待在宿舍的时间并不多,我认为宿舍就是休息的场所,所以都是在图书馆或者教室里学习。平衡工作与学习方面,最主要的是分配和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是一生的功课,因为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不尽相同。我会为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制定明确的时间表,明确自己的优先事项,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来安排工作和学习任务。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思考或者简单的学习,积少成多。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提高效率。我认为工作、学习和生活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和促进的。比如,将工作中的经验运用到学习中,或者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用于工作。
记者:从高中到大学无疑是一个新的阶段。这两个时期的过渡阶段你是如何处理的。关于学习,是否有些独家心得?
柳杉杉:对于过渡时期:大学与高中生活有着很大不同,进入大学后,外在的驱使力会减少,更多要靠内在的自制力去完成目标。在遇到困难时,要做到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我会记录自己每天的变化,通过写日记或读书的方式,复盘自己每一天的表现,勇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走出去尝试,让目标越来越清晰。关于学习:我觉得高效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寻求“最优解”而非“可行解”。在新学期伊始,我会先熟悉培养方案,了解每门课的课程性质,做到心中有数。期末依据课程特点和自身实际有轻重缓急地复习。在平时作业中,做“两次”,第一次在老师下发后就开始查阅资料认真写,在截止日期前两天再将新的思路补充、完善上去。在时间安排中,我会在周一到周五的课余时间进行复习和尽可能完成所有本周任务,周末用来放松。上课认真听讲、勤记笔记、带着问题听讲,把听课时间“榨干”,最大限度吸收新知识。系统性学习,构建知识框架,多记忆目录和大标题,明确主要脉络,再学习细碎知识。课后多总结归纳,加以实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形成自己的理解。多和老师交流,有疑问多找老师请教。多和同学交流,分享想法并互助解决学习难题,从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记者:你认为学习之外你做的哪项活动对你产生了很大影响?
柳杉杉: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我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参加的善行100活动。作为小组长我深知自己付出的要比别人更多,于是我会在每次出发前就规划好线路,清点人数,提醒大家要带的物资。靠着“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念,坚持到最后。在劝募志愿活动中,我遇到的所有挫折与感动,对我始终都是难以忘怀的记忆。特别此番对于志愿服务的新认识,也为我之后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返家乡”、“三下乡”等活动打下了基础。
记者:你在参加比赛中有遇到过困难吗,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的?
柳杉杉:在参加2023年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时,华正宏老师帮助我具体分析自身情况、一起寻找资料、确定要做游戏案例之后联系幼儿园的老师。那段时间每天都是熬夜到凌晨反复修改琢磨。华老师一直耐心指导我,大到框架搭建,小到格式问题,事无巨细;在参加微课大赛的时候,李丽老师给我们开会强调注意事项,耐心解答疑问,在一次次修改中,李老师始终积极鼓励支持我们。何其幸运在我成长过程中得到那么多老师的帮助。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次失败,但是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人一直是常胜将军。但是我始终认为结果不是那么重要,过程中尽力了就好。我们也要积极调整心态、找回动力,无条件对自己保持100%自信!学习和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顺境和逆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请允许自己崩溃,也要学会自愈,允许自己走错路,但不能一直走错路。
国家奖学金不仅仅是一份物质奖励,它承载的是国家对学子的关怀,是对教育公平的有力推动。相信在广阔的未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优秀教科学子,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辉煌,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图文:卢莹 杨霜 尉紫婷 黄加琦 审核:王海榕 孙晓冬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