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及以上20人,博士1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54人。教师专业涵盖教育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专业素质过硬,年龄结构合理。

陈寒,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师范专业认证入库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新文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认知发展心理、教师教育研究。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重点项目(子课题)、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四川省司法厅重大招标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在《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探索》《教育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
主要讲授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课程。主持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课程3项,负责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及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项,主持其他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王正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绵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乡村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带头人,四川省第十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第二届“四有”好老师,四川省普通本科院校教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四川省“国培计划”项目人才库专家,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绵阳市首批绵州育才计划专家,绵州科技城哲社文化领军人才。
主要从事教育政策学、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重点项目1项,其他教育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教育著作7部;在《教育科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期刊报纸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
主要讲授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主持建设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3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项。先后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其他省厅级奖励2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师范教学能力大赛、四川省“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金奖)2项,二、三等奖近20项。

侯小兵,教育学博士、研究员,绵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四川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效能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四川省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入库专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教师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重点项目1项,其它教育科研课题13项。在《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科普读物9部。先后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科研究成果奖2项、绵阳市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涪城区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
先后承担教育学、教育概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教学,主持建设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先后主持完成省级教研教改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新文科项目1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成渝协同重大教育改革试验项目1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3项、省级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改革项目1项。先后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林群,教授,教育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主讲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主要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了“高校弱势群体教师成因及帮扶策略”,“差异视角下对教师资格证国家统考的思考”,“论教师专业的公共服务特性”等论文20余篇。

赵海红,浙江云和人,教授,四川省高水平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专家。负责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出版专著2部、编著1部,独立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获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绵阳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3项,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参与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毕业论文等奖项二十余次。

张惠,副教授,博士在读。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师教育方面研究。在《光明日报》《外国教育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等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四川省教师教育中心、民间文化中心项目等市厅级项目3项,主研教育部项目项目3项,参编教材4部。获四川省哲社三等奖1项。主要承担《教育学》《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胡洪羽,副教授,博士在读。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学论研究,工作以来在《化学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教师发展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5余篇,其中中文核心10篇。主持市厅级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主持校级一流混合式课程1门,主研教育部项目2项,参编教材2部。曾获绵阳师范学院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绵阳师范学院第十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四川省首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所授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等。

李丽,硕士,副教授,学院名师工作室主任。主要从事音乐教育、钢琴教育、音乐教学法等研究,主讲《钢琴基础1》、《钢琴基础2》等课程,在《中国教育学刊》、《大舞台》、《兰台世界》、《传媒》等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市社科联项目1项,主研省教厅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获四川省第八届手风琴艺术节暨手风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绵阳师范学院首届教学良师,绵阳师范学院教学名师,绵阳师范学院师德标兵,绵阳市师德标兵。

余桥,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教学与管理》、《教育与职业》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讲《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刘丽英,硕士,副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蒙台梭利教育中级讲师。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心理、幼儿园课程研究。在《学前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导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研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研校级教改项目1项;指导本科学生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绵阳师范学院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幼儿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绵阳市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绵阳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奖”。

王吉春,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工作。申报立项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教育概论》、主持校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目,主研校级在线课程2项、校级考试改革项目3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1项;主研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主持校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主持主研校级教改项目3项;参编教材3部;2013年、2016年、2020年三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申报立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卓越教师项目、四川省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参研国家级课题1项,主研和参研市厅级课题7项,后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中国德育》《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各级各类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2019年获绵阳市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获得绵阳师范学院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称号,获得绵阳师范学院教育实习优秀带队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称号;获绵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绵阳市第十六次社科成果二等奖、绵阳师范学院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绵阳师范学院第十一届青年教师赛课三等奖。

张云,副教授。主要从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研究及教师教育研究,四川省性教育协会理事。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厅级6项(主持2项),参编教材1部,曾在《中华文化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所授课程:《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师口语》、《儿童少年卫生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主讲课程《小学教师口语基础》获省级一流课程立项。

华正宏,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美国耶鲁大学学前教育高级研修班学员,四川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陕西省“国培计划”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授课专家,蒙台梭利资格教师,国际奥尔夫音乐教师(ACOT)专业认证教师。现任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学前儿童游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所授课程:学前儿童游戏、幼儿教师口语、儿童表演、蒙台梭利教学法。国家一流课程主持人,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作为副主编编著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获得四川省高校师范生优秀指导教师奖、绵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绵阳师范学院优秀党员、绵阳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雷洋,帕拉茨基大学教育学博士,乌普萨拉大学访问学者,小学教育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教师发展、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英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现已发表CPCI、EI、SCOPUS检索论文3篇,主持IGA研究项目1项,省级教师培训项目专题报告1次。所授课程包括:《教育哲学》、《中国教育史》等。

胡红梅,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教师教育,参编《追求卓越——基础教育高端人才发展之路》《陈鹤琴与上海教育》等8部著作,发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学新探索》《论教师内涵性发展》《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教师发展之路刍议》等文章10余篇,讲授《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等教师教育公共课程。

张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哲学、教师教育教育、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经研究与教学。

聂墁,抒情女高音,音乐学博士,讲师,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主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专业音乐相关课程。绵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八届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比赛中国赛区初赛民族组二等奖;中国西部人才选拔活动四川赛区青年组比赛声乐金奖等多项荣誉奖励,主研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地市级科研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蔡文君,讲师,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博士在读。主要从事民族教育、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在《西南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中国民族学》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1项、四川省社科十三五规划青年项目1项、其他市厅级项目3项,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其他市厅级项目2项;参编著作3部;获得市社科奖1项。

周春艳,硕士,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在《教学与管理》、《现代特殊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承担《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学前教育评价》《学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学。

肖琼华,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儿童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参编教材及著作2部,主持并参与课题10余项。2010年获第八届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3等奖,2014年获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第14次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2等奖。

田张霞,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外教育史研究,现已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保育与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所授课程包括:《中国教育简史》、《外国教育简史》、《中外教育名著导读》等。

陈红,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声乐、乐理与视唱等方面研究与课程教学,先后在《中国宗教》、《音乐探索》、《民族音乐》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数篇。

刘珍珍,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在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所讲授课程包括:《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

冯镨敬,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油画艺术语言研究,学前美术及小学美术研究。在《美术观察》、《美术报》《芒种》《大舞台》等发表论文及绘画作品10余篇。所授课程:《美术I--素描》、《美术II—色彩》、《美术III幼儿简笔画》、《美术IV--设计与手工》、《美术作品欣赏》、《美术III----国画》、、《小学职业技能II---实用美术》、《小学职业技能IV----手工制作》等课程。

景晓文,女,汉族,1987年生,舞蹈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教学研究。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注册舞蹈教师、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绵阳市舞蹈家协会会员。
2007年9月至今,就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负责学前与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讲《舞蹈基础与形体训练》《儿童舞蹈表演与创编》《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等课程。先后在《大舞台》《兰台世界》《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科研论文;出版专著《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与教学的教育生态学思考》。
曾荣获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川渝地区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艺术教育精准扶贫活动“优秀志愿者”。指导学生获川渝地区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绵阳师范学院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第二十五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舞蹈组一等奖;绵阳市首届六一晚会优秀教师辅导奖等。

鲁雨菡 具有讲师职称,海外硕士学位。甘肃省歌舞剧院特聘编导;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绵阳市舞蹈家协会理事。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已近十余年,一直担任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教材一部及专著两本。主持市厅级课题级教改课题数项。
任教期间编创的女子群舞《忆荷之境》与现代舞《承载》。获得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在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现场展演活动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015年四川省第七届“星光灿烂”大学生“新人新作”舞蹈大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015年获得绵阳师范学院年度优秀教师;2017年本人和同校任教的孪生妹妹登上腾讯新闻等媒体教育头版报道;2018年12月获得了“绵阳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19年绵阳师范学院学生教学能力大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2019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师范生微课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4月参加舞蹈世界“千舞抗疫”全国网络舞蹈大赛原创节目《茫》获得金牌舞蹈编导奖——舞蹈世界全国网络舞蹈大赛组委会;2022年4月参加舞蹈世界“千舞抗疫”全国网络舞蹈大赛指导节目《雨涧春行图》获得金牌指导教师奖——舞蹈世界全国网络舞蹈大赛组委会。

李洪玉,讲师,西南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婴师。现已在《中国教育学刊》《现代预防医学》《教育与教学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厅级项目六项,获绵阳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获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主要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学》、《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

敬军,讲师。主要承担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技能训练等教学工作。连续三年担任绵阳师范学院师范本科生参加四川省教学能力竞赛的总教练。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科研论文近十篇,参编教材1部。

刘桂花,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美术学专业,主要从事美术相关教学工作,作品多次参加各级美术展览。

余斯思,博士在读,高级育婴师。曾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台湾台中教育大学等校访学,曾赴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多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从事幼儿教室专业发展、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以及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研究。现已在《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教育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所授课程包括:《外国教育史》《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教育思想专题》《教育心理学》等。

廖昀蕾,中共党员,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博士在读。四川省教育学会会员,绵阳市心理教育学会会员,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主要从事儿童美术教育与非遗文化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校级教学改革研究1项,参研校级课题2项。主要负责《幼儿创意美术》《创意素描》《装饰色彩》《中国画》等课程。

杨柳,硕士。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地市级项目1项,所授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

段小霞,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刘辉,本科,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

何思贤,电子科技大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王晰,党政办公室负责人,主要从事党政办公室工作。

米雪霞,科研管理办公室教务员,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和教务管理工作。

唐艺,硕士。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所讲授课程包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等。

彭柯君,香港教育大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照护系列教材《托育机构环境创设》、《婴幼儿心理发展》编委,主要研究领域0-3岁早期婴幼儿发展及教育,现主要教授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王冬,硕士。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理论、儿童教育哲学研究。在《教育与教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主持、主研市厅级课题4项。所授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园班级管理》等。

白嘉宇,助教,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综合性教学研究院主要成员。所讲授课程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等。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跨学科教学、教师教育。

蔡珉璇,硕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小学英语课堂用语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所授课程包括《教育学基础》《班级指导育人》《英语口语》等。